“孩子近視,不就是配副眼鏡的事情嗎?得知孩子近視300度后,李女士淡定道。今年6歲的浩浩發現自己如果離黑板稍微遠了一點就看不清楚黑板,回家和媽媽說了后忙于工作的媽媽過了兩個星期才帶著孩子來醫院檢查,通過詳細檢查浩浩近視已經有300度。得知孩子近視的李女士十分淡定表示,那就給孩子配副眼鏡。
得知6歲孩子已經近視300度,專家表示要控制孩子近距離使用平板、手機等電子產品,以免近視度數加深的時候,李女士表示不就是換一副眼鏡,孩子要寫作業要培優要以學習為重。
蘇州大學理想眼科醫院專家指出:青少年是大腦的發育時期,此時,孩子主要通過眼睛接收外界信息。如果出現近視問題,孩子接收外界信息的能力就會降低,大腦發育也會受到影響。同時,孩子在近視之后,如果不采取相關措施,將有可能患上高度近視(600度以上的近視)。一旦患上高度近視,就有可能出現眼底病變等一系列疾病,甚至可能致盲,還有可能遺傳給下一代,所以一定要提高對近視的重視。
目前在對待孩子近視的問題上,家長有兩極化趨勢,一類家長就像李女士一樣不以為意,看著近視的孩子越來越多,就開始把近視當成一件平常的事,并不太在意;另外一類家長則很著急,進而病急亂投醫,迷信一些宣稱可以‘治愈近視’、‘恢復視力’、‘縮短眼軸’的偏方土方或者不科學的訓練、治療機構。
蘇州大學理想眼科醫院小兒眼科專家牛蘭俊表示,近視一旦形成是無法治愈的,只能通過眼鏡、手術等方式干預。尤其是青少年,身體仍處于發育階段,眼軸增長、近視加深是正?,F象,應采取科學手段控制近視的加深速度,盡可能地延緩眼軸的增長。近視后家長的這兩種傾向,都應避免,既不要漠不關心,也不要病急亂投醫。針對近視加深快的青少年,應前往專業的眼科醫療機構,檢查、建檔、預防干預,采取科學的防控手段。
對于孩子已經出現近視的情況,我們要進行提早的干預和控制,用科學的方法去控制近視的發展。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戶外運動:建議堅持每天有2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每周不少于14小時。注意有效的戶外活動內容,比如間斷性的戶外活動比連續性的戶外活動更有效,可以增加戶外活動的頻率,積少成多。
2、周邊離焦眼鏡:周邊離焦眼鏡也能夠做到控制近視發展的一個作用。周邊離焦眼鏡能夠把周邊的物像折射到視網膜前,來控制眼軸的增長,從而減緩近視發展。3、角膜塑形鏡:角膜塑形鏡是夜戴型的隱形眼鏡,一般孩子在睡前把它戴上,白天摘掉就能夠保持一個良好的視力。角膜塑形鏡通過壓力學把角膜中央區域的弧度壓平,從而暫時性降低一定量的近視度數,是一種可逆的非手術的物理方法。適宜年齡8周歲以上;近視度數600度以內;有良好的依從性,能夠配合醫生、家長進行OK鏡的驗配、護理,想要控制近視度數的增長。
專家提醒:家長帶孩子驗配角膜塑形鏡,要去專業的眼科醫療機構。角膜塑形鏡是國家三類醫療器械,按照衛生部門的規定,必須在具有《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的醫療機構進行驗配,只有通過專業全面的眼健康檢查,才能在眼科醫師指導下驗配。同時,國家對驗配機構的設備配置、醫生資質等都有嚴格要求。
小兒眼科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