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大多數的中老年人都會得白內障,真的嗎?此話不假,不過個體差異也挺大的,老年性白內障是眼睛晶狀體老化的“產物”,有人40來歲就得了,更多人80歲才得。就像有人少年白發,有人老了也才長寥寥幾根。白內障作為常見的致盲性眼病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
白內障,簡單講就是晶狀體混濁。晶狀體就如同照相機的鏡頭,對光線有屈光作用,同時也能濾去一部分紫外線,保護視網膜。
▲圖源:網絡
白內障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年齡、紫外線照射、營養不良、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眼部外傷、過量飲酒、吸煙、縮瞳劑及糖皮質激素等藥物的長期使用、青光眼和遺傳等因素都可能增加白內障發生的風險。
視力變化:中老年人出現無痛性、逐漸加重的視物模糊,多年不變的近視度數加深,或改變鏡片度數也無法提高視力。
老花鏡度數的變化:當發現老花鏡度數減少或不用戴老花鏡都能看清近處時,是不是“返老還童”了?不,千萬不要以為視力變好了,這很可能是白內障的早期癥狀。
▲圖源:網絡
眩光和重影:晚上看燈時,發現燈光都帶一條“尾巴”,或者有一圈紅暈;單眼看東西時,一個物體看成兩個,甚至多個。這些都提示晶狀體質地發生了不均勻改變,對光產生了散射。
其他癥狀 除了以上三個表現外,老年性白內障還有可能出現視物顏色改變、陽光下視物模糊、能看到東西但細節看不清楚等。
目前為止,沒有一種眼藥水被證實能治療白內障。試將眼球中的晶狀體想象成一顆雞蛋,雞蛋煮熟后,蛋清由透明變白色,這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不可能通過藥物將煮熟的蛋清變回透明狀。
▲圖源:網絡
目前白內障發生后通過手術治療,即白內障超聲乳化吸除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這是當前大家公認的治療白內障的方法。當然,并非所有白內障患者都需要馬上手術,當視力下降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時,就可以考慮手術了。對于老年性白內障,不建議患者等到白內障“成熟了”、完全看不見才去就醫,因為在白內障變“成熟”過程中,容易出現并發癥,且拖得越久,手術難度越大,術后恢復時間越長。
▲圖源:網絡
目前臨床上功能性人工晶體選擇很多,包含單焦點人工晶體、雙焦點人工晶體、三焦點人工晶體、焦深延長型人工晶體、散光矯正型人工晶體等。不同的人工晶體有不同的功能作用,選擇人工晶體要綜合考慮每個人不同的眼部條件,以及對術后視覺質量的要求。
專家提醒:白內障手術方式以及人工晶體的選擇,跟患者本身的眼部條件、用眼需求等因素息息相關,應與醫生溝通后綜合選定,適合自己的才是好的!
白內障科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