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即將結束,蘇州大學理想眼科醫院小兒眼科門診再度迎來了“火爆期”。不論是讀書寫字,還是看電視刷手機,長時間的用眼讓不少同學小小年紀就戴上了眼鏡,成了“近視眼”。趁著開學前,不少家長紛紛帶孩子檢查眼部健康、視力情況。

  開學前家長們要注意,帶孩子到屈光門診進行一次詳細的眼科檢查。視力檢查,這四個階段需要重點關注:

  1、檢查遠視儲備:12歲以下的孩子且暑假前未近視的孩子,需要查查遠視儲備情況。遠視儲備是指正常嬰兒出生時眼球尚未發育好,眼球前后徑還比較短,眼軸大約16mm,此時雙眼處于300度遠視狀態。

  ▲圖源:網絡

  隨著年齡的增長,眼軸逐漸變長,遠視度數在降低,一般到12歲左右會降到0,變成正常視力。如果遠視儲備消耗過快,就很容易發生近視眼。而近視的年齡越小,往后發展為高度近視的概率就越高。

  2、辨別真假近視:在近視發展的初期,部分孩子會出現“假性近視”階段,即長時間過度用眼出現的視疲勞、睫狀肌過度緊張、暫時性視物不清等癥狀,在醫學領域稱這種現象為“調節性近視”。

  ▲圖源:網絡

  但假性近視早期難以發現,多數人等到視力下降明顯才來就診,這時已經錯過了干預的時期。且孩子從“假性近視”轉變為“真性近視”的窗口期通常只有兩三個月。因此,需經常關注孩子眼健康,有視物模糊、瞇眼、皺眉、歪頭等現象,及時到醫院進行視力檢查,建立屈光檔案。

  3、檢查增長度數:已經近視的孩子,到底每年增長多少度才正常?未成年人的近視度數增長是比較明顯。由于未成年人正處于身體的發育期,眼軸會隨著身體發育增長。如果在這個階段出現了近視,度數的增長是難以避免的。

  ▲圖源:網絡

  8~12歲這個時期的孩子,近視度數增長會特別快,增長度數控制在75度以下,即使控制得不算理想,也盡量不要超過100度。12~15歲的孩子度數增長盡量控制在25~50度,如果超過這個水平,近視防控就需要更加努力。

  4、高度近視查眼底:高度近視患者的眼軸仍會不斷的拉長,眼球壁不斷地變薄,出現高度近視并發癥的概率也就越高。因此,如果孩子已經高度近視,每年定期檢查眼底情況。

  ▲圖源:網絡

  除了關注近視的進展,還要檢查孩子眼睛的色覺能力、立體視覺等發育是否正常,篩查斜視、弱視等異常狀況,一旦發現孩子視力有異常,須及時干預。這些異常狀況如果不及時發現和治療,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視力發育,甚至導致終身視力殘疾。

  有些家長在得知孩子剛近視的時候,都想著先不戴,近視度數會越戴越深。其實,不戴眼鏡會讓眼睛始終處于疲勞狀態,不僅不會降低度數,反而會加速度數的增長,所以在發現孩子近視的時候要及時驗配眼鏡。

  ▲圖源:網絡

  如果孩子屈光度或眼軸的增長并不快,同時裸眼視力雖有下降,但清晰度尚可,這時候選擇普通的框架眼鏡就可以。如果孩子屈光度或眼軸的增長速度過快,建議盡早采用光學矯正控制手段(周邊離焦框架眼鏡、角膜塑形鏡、離焦軟鏡等),以及藥物控制手段(低濃度阿托品)或者兩者聯合控制近視增長,畢竟真正能讓近視度數長得少,減少成年后成為高度近視的風險才是近視防控的目的。

  孩子近視戴了眼鏡就萬事大吉了嗎?錯,配眼鏡只是為了能看得清楚,戴眼鏡無法控制孩子的近視度數持續增加。想要控制近視度數的增長平時的用眼習慣也非常重要,對于青少年來說養成良好的習慣,靠家長的督促也是不可或缺的。

  1、多進行戶外活動:自然光線可以刺激視網膜分泌多巴胺,這種物質可以抑制眼球生長,從而降低近視的風險。此外,戶外活動還可以讓眼睛得到充分的放松,緩解眼睛疲勞。因此讓孩子每天有2小時或每周累計10-15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在戶外活動中,孩子可以進行各種體育活動,如跑步、跳繩、打球等,也可以散步、曬太陽、觀察大自然等。

  ▲圖源:網絡

  2、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眼睛與書本的距離過近,容易增加眼睛的調節負擔,不正確的讀寫姿勢還會增加眼部壓力,導致眼球變形,加重近視的發展,引起眼睛疲勞和近視。堅持“三個一”,即眼睛離書本一尺(約33cm),胸口離桌沿一拳(約10cm),握筆的手指離筆尖一寸(約3cm),且讀寫連續用眼時間不宜超過40分鐘。

  3、減少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減少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是保護眼睛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為了減少傷害,孩子在學習和娛樂時應定時休息。

  ▲圖源:網絡

  遵循20-20-20法則,即每近距離用眼20分鐘,向20英尺(6 米)外遠眺,保持20秒或更長時間。

  4、保證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可以讓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促進眼睛的血液循環,為眼睛提供充足的營養和氧氣。此外,睡眠還可以調節身體的內分泌系統,維持眼睛的正常生理功能。

  5、定期檢查:定期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發現孩子近視后,根據醫囑科學防控。建立屈光發育檔案,及時了解屈光變化,做好孩子近視防控守門人的角色。

  專家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