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干眼專家共識(2020年)》統計,我國干眼癥的發病率約為21%~30%。據我國現有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顯示,干眼的患病率約21.0%~52.4%,患者超3.6億,相當于每 5 個中國人中就有 1 人被干眼困擾,同時有6.66%~41.6%的兒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干眼問題。當干眼癥從“老年常見病”變身 “數碼時代流行病”,這場無聲蔓延的“眼表干旱”,正在向每個年齡段的人群發出警示。
一、 身體發出的“干眼警報”
辦公時的眼睛干澀
屏幕藍光不斷刺激眼表,眨眼頻率不自覺降低。隨著工作時間拉長,眼球表面像蒙了層砂紙,每一次轉動眼球都伴隨著摩擦感。
學習時的視線模糊
長時間盯著黑板或課本,睫狀肌持續處于緊張狀態,而光線不佳、坐姿不當等因素,更讓眼表雪上加霜,需要用力眨眼才能勉強看清。
關燈玩手機時的酸痛
黑暗的臥室中,手機屏幕的冷光格外刺眼,這是眼睛最脆弱的時刻。在低照度環境下,眼睛為了適應屏幕亮度,睫狀肌會持續收縮,淚液分泌卻不斷減少,這種感覺會轉化酸痛感。
二、 揭開“眼干”的醫學面紗
眼睛的健康依賴于淚膜的正常運作,淚膜由脂質層(防止淚液蒸發)、水樣層(為眼表提供水分與營養)和黏蛋白層(讓淚膜緊密貼合眼球)構成。
當淚膜結構失衡,干眼癥隨之發生。其主要分為淚液分泌不足型和蒸發過強型。前者常因年齡增長、藥物副作用等,導致淚腺分泌功能下降;后者多由瞼板腺功能障礙、低濕度環境引起,淚液蒸發速度顯著加快。

圖源網絡
三、 揪出隱形的“干眼推手”
1. 不可忽視的生理因素
隨著年齡增長,淚腺機能逐漸衰退。50 歲以上人群中,干眼癥患病率顯著升高。而女性在
更年期時,體內激素水平發生劇烈波動,波及淚腺的正常運作,使淚液的質與量出現異常。
2. 數字時代的用眼陷阱
當我們全神貫注地盯著屏幕時,眨眼次數會銳減,使淚液無法均勻涂布在眼表,加速淚膜的蒸發。而且,電子設備發出的藍光能直接穿透眼睛的屈光系統,對眼表黏膜細胞造成慢性損傷。
3. 環境與習慣的疊加傷害
在空調房內空氣持續制冷、長期佩戴隱形眼鏡、眼部感染蠕形螨、過度依賴眼藥水等,都容易破壞眼表微環境,使眼睛受到干眼癥的侵襲。
四、 干眼癥如何治療?
1.輕度干眼癥,以基礎護理為主
人工淚液補充:模擬天然淚液,根據干澀頻率滴眼,每天 3-4 次為宜,快速緩解干澀感,同時為眼表提供潤滑和保護。
優化用眼習慣:嚴格遵循“20-20-20”法則,即每用眼 20 分鐘,看向 20 英尺(約 6 米)外的物體,保持 20 秒以上。
2. 中重度干眼癥,需醫學干預
超聲霧化:將藥液通過超聲振動霧化成微小霧滴,直接作用于眼角結膜,促進眼周的血液循環,增強藥物療效。
強脈沖光:由專業醫護人員進行瞼板腺按摩或強脈沖光治療,疏通堵塞的瞼板腺,促進脂質排出,減少炎癥因子。
淚液保存手段:對于淚液分泌嚴重不足的患者,可采用淚小點栓塞術,減少淚液排出,延長淚液在眼表的停留時間。
五、 干眼癥如何預防?
1. 優化生活環境。室內保持適宜濕度,空調房可在風口放置濕毛巾,緩解空氣干燥。戶外風沙大、紫外線強時,佩戴防風鏡或太陽鏡,減少外界環境對眼表的刺激。
2. 養成健康用眼習慣。控制電子設備使用,睡前 1 小時遠離手機、電腦,減少藍光對眼表的損傷。規范佩戴隱形眼鏡,合理使用眼藥水。
溫馨提醒:若出現持續眼干、異物感超過 2 周,或伴隨視力波動、角膜刺激征,應及時到正規眼科醫療機構進行眼表綜合分析。早期干預可顯著降低眼表損傷風險,通過規范治療實現淚膜功能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