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殘疾人,溫暖你我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第14條規定:“每年五月第三個星期日,為全國助殘日。”
從1991年5月15日開始實施,“全國助殘日”活動即從1991年開始進行。全國每年都進行“助殘日”活動。
2017年5月21日便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27個全國助殘日。
本周日(5月21日)是第27次“全國助殘日”,主題是:推進殘疾預防,健康成就小康。
盲人看不到世界的美,
聾啞人無法聽到說出世界的美,
肢體殘疾者無法更好的去感受世界的美……
殘疾人是一個特殊而困難的群體,
需要社會給予特別的關心和幫助,
而其中視力殘疾群體更需要我們的關愛。
在第27個助殘日來臨之際,蘇大理想眼科醫院聯合滄浪助翼匯館,走進了滄浪街道,看望慰問了殘疾人士,對其進行老年眼病篩查,包括視力、眼壓、裂隙燈等檢測,并向他們送去了端午粽、食用油、毛巾等生活用品。
今年已經57歲的沈桂花肢體殘三級,雙腿不能正常走路,平時只能拄著拐杖行走,雪上加霜的是,她的丈夫也患有慢性病,需要常年吃藥。盡管身體受到了禁錮,精神卻仍能放飛,沈掛花平時積極參加社區公益活動,是桂花合唱團的成員之一。
拄著拐杖的她熱情地接待了蘇大理想眼科醫院光明巴士志愿者服務隊,在從志愿者們手里接過慰問品后,沈桂花連聲道謝,“真的感謝社區、醫院一直關心著我,我這腿腳不方便,年紀大了眼睛也不好使了,一直沒有機會出門看病,今天你們能上門來看望我,又幫我做眼睛檢查,真的解決了我的實際問題,真的很感謝你們。”
告別沈掛花家后,志愿者服務隊一行又馬不停蹄來到了劉玉嵐家。今年73歲的劉玉嵐肢體殘疾四級,喜歡美術,行動不方便的她業余愛好就是在家畫畫,是社區文藝積極分子。說起劉玉鳳,社區的大爺大媽都認識,豎起拇指稱贊:“人殘志堅。”據了解,不久前劉奶奶在一次回老家的途中,在車站上摔了一跤,腳上腫起了一大塊,更是影響了她的出行。以前出門看個病,都是子女陪著,沒想到這樣暖心的服務能走進我家,省力了不少。希望這樣專業的眼部檢查能夠經常走進社區,走進我們身邊,劉玉嵐說。
經過初步的眼部篩查,醫護人員發現沈掛花、劉玉鳳兩位老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晶體混濁,也就是老年性白內障。雖然還不到立即手術的程度,醫護人員也提醒了老人需要按時復查,時刻掌握病程的發展。
“法定助殘日有時限,助殘事業無限。” 殘疾人是社會大家庭的平等成員,對殘疾人的關愛,是現代文明社會的標志之一。這種關愛,不僅體現在救助上,同時也體現在預防上。“由于種種緣由,他們的腿腳已經失去了部分功能,所以希望通過檢查,能做到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不要讓黑暗再吞噬他們的視力。” 蘇大理想眼科醫院的醫護人員說到。
大部分的視力殘疾是可防可控的,對殘疾人的關懷“一點都不能少”,蘇大理想眼科醫院將會同全市各區、各級殘聯一起將白內障復明工作實施的更加細致,積極將術前術后服務做的更到位,同時將一如既往地為達成中殘聯提出的白內障無障礙、眼病無盲區的要求而努力,堅持把光明送到千家萬戶為己任,讓更多的人享有看得見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