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峰,生于青島長于臺灣,1985年獲得臺灣第二十屆金鐘獎最佳男歌手獎。恰在他走紅之際,1987年他卻宣布轉行醞釀拍攝電視系列片《八千里路云和月》,歷盡磨難,最終于1987年11月11日開拍此電視系列片,并親自擔任主持,成為第一位到大陸拍片的臺灣藝人,撞開了兩岸近40年的封凍,成為兩岸文化交流的擺渡者。

  《八千里路云和月》不僅將鏡頭對準大陸的山川雄姿、風土人情,更關注人的命運,以人為載體,記錄歷史。1987年起,《八千里路云和月》跟蹤拍攝時年9歲的蘇州女孩王佩瑜,她從學唱評彈到在戲劇學校學藝,直至成為京劇老生,從她的身上投影出整個蘇州的變遷。透過地理的變遷看到個人的變遷。

  早些年凌峰又萌生了將中華文化傳播到全球的強烈愿望,后來耗費了他5年心血的《新八千里路云和月》于2000年12月30日首播。這部10集電視文藝專題片,以細膩的手法講述了西部歌王王洛賓、云南著名舞蹈家楊麗萍、南京籍已故舞蹈家陶金、蘇州女子王佩瑜的生動故事,其中,王佩瑜是唯一貫穿《八千里路云和月》、《新八千里路云和月》的人物。該片通過人物命運的跌宕,生動地展現了中華大地日新月異的變化,表達了海峽兩岸民眾血濃于水的情誼。

  闊別蘇州多年后,近日,凌峰先生應邀出席蘇州“和合論壇”再次回到蘇州。和老友聚會時,得知凌峰先生可能是由老花引起的視物模糊,需要做進一步確診。9月20日上午,凌峰先生在姑蘇區文聯領導的陪同下來到蘇大理想眼科醫院就診。

  在了解凌峰先生的情況后,院方在醫學配鏡中心為其安排了醫學驗光等專項檢查。

  明確診斷后,考慮他看遠看近的多項用眼需求,視光醫師根據他的檢查結果“量眼制定”了符合他用眼習慣的配鏡方案,戴上眼鏡后,清晰的視覺讓凌峰先生一下子喜笑顏開:“我又重獲了光明!”。

  隨后的參觀交流中,針對此次親身體驗醫學驗光配鏡等環節后,他對理想眼科醫院專業的醫療流程和科學的診斷技術盛贊不已,先生說:“感謝理想讓我重見光明,和合與共,心存感念,只要我永遠光明,必定重續八千里路,完成我的理想”。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