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是第26個“全國愛眼日”,今年的主題是:關注普遍的眼健康。今天(6月3日),蘇州市慈善總會聯合蘇大理想眼科醫院以“慈善理想‘全國愛眼日’光明行動”為主題,走進繁華的觀前街,為蘇州近視、眼疾群眾開展現場慈善志愿公益服務,吸引了眾多過路群眾參與。
“醫生,我最近老覺得眼睛干澀,看東西累,這是怎么回事???”67歲的全先生在眼科檢查攤位前停下了腳步。經過現場儀器檢查,全先生被初步診斷患有輕度的白內障。原來,自從迷上智能手機后,全先生不僅白天沉迷刷屏,晚上躺在床上還要捧著手機,并且怕影響老伴休息,不開燈摸黑刷手機,經常要刷到睡著,直到手機滑落為止。醫生告訴他,其實摸黑看手機對眼睛傷害非常大,容易造成青光眼,所以必須在有輔助光條件下看電子產品。
內蒙古游客胡先生帶著家人在觀前街游玩時,路過慈善志愿公益服務活動,讓7歲的女兒檢查了一下視力。“我們平時比較注重孩子的用眼習慣,盡量讓她避免接觸電子產品,并且用投影儀替代電視機,我女兒基本看一集動畫片就會主動關停的。”胡先生說,現在近視越來越低齡化,學齡前兒童防控近視顯得尤為重要。
蘇大理想眼科醫院主任醫師王相鵬表示,今年“全國愛眼日”的主題是關注普遍的眼健康,目前醫院接診的患者的眼疾問題,主要集中在兒童近視發病率高,并且呈低齡化趨勢,有的學齡前兒童近視度數已有四五百度;隨著電子產品普及和使用頻繁,干眼癥患者增多,門診接診眼疾患者中有50%至60%是干眼癥患者;此外,隨著年齡增加,老年性白內障患病率明顯增高。
近日,教育部等十五部門聯合印發《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光明行動工作方案(2021-2025年)》,明確了近視防控光明行動工作目標,加速“光明工程”,健全完善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體系,力爭到2025年每年持續降低兒童青少年近視率,有效提升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水平。
“防控近視要從小抓起。” 王相鵬說,學齡前兒童眼球還沒有發育完善,課業負擔也不重,因而是防控近視的黃金時期。建議他們養成正確的用眼習慣,比如使用20分鐘電子產品就要休息10分鐘,使用電子產品保持合適的距離、光線,盡量多參加戶外運動,每天不少于2小時。
目前蘇大理想眼科醫院在蘇州市慈善總會(基金會)設立了名為“蘇大理想眼科光明基金”的冠名基金,啟動資金為100萬元。該基金用于救助在蘇大理想眼科醫院進行診療的患者,救助范圍包括生活困難的住院患者患眼外傷、眼底病、眼眶腫瘤、白內障、青光眼等相關眼病。
申請人向蘇大理想眼科醫院提出申請,慈善工作組接收到資助申請后,一周內組織人員對其疾病類別、預計醫療費用總額、家庭情況進行摸底調查,確認符合救助條件的,提供相應材料,審核通過后,由蘇州市慈善總會(基金會)進行基金撥付。所確定的救助金額在充分考慮患者疾病種類、家庭貧困程度以及基金總量的基礎上,確定救助范圍和救助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