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著名眼科學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中華眼科雜志)刊發了蘇州大學理想眼科醫院袁幽主任團隊最新研究成果《有晶狀體眼后房型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后拱高的預測研究》。

  ICL全稱“有晶體眼后房型人工晶體”,又稱可植入式隱形眼鏡。ICL植入術是近視尤其是高度近視矯正的主流手術之一。與近視激光手術不同,ICL植入術不切削角膜,僅通過將一枚柔軟的人工晶體植入眼內,即可矯正最高1800度的近視。

  據權威眼科學雜志《Ophthalmology》(眼科學)報道,近視未矯正或矯正不足是全球視力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僅在2015年就造成了全球數千億美元的生產力損失。高度近視是近視矯正不足的主要人群。

  ICL植入術矯正近視成功的關鍵在于選擇合適的ICL直徑和維持術后安全的拱高(即ICL光學區后表面中央至自然晶狀體前表面的高度)。因此,在術前個性化設計ICL參數,并準確預測術后拱高,對ICL手術安全、高效地開展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和意義。

  經過數月的科研攻關,這一研究成果于7月在線刊發于著名眼科學期刊《中華眼科雜志》,該研究再次證明了大數據挖掘與人工智能技術在眼科學中應用的廣闊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