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小兒近視,配鏡還需醫學診斷

  本報訊  開學將至,各大醫院的眼科門診也迎來孩子的就診高峰期?,F今,繁重的課業壓力、日益普及的電子產品都成為了孩子的“視力殺手”,讓他們小小年紀就飽受近視的困擾。不少家長趁著暑假的尾聲,帶孩子來驗光配制一副近視眼鏡,為即將到來的新學期做好準備。然而,小小眼鏡中也有大學問。在蘇州理想眼科醫院,面對同樣近視度數的不同孩子,眼科專家卻開出了不同的診療方案,究竟其中奧秘何在呢?

  五個孩子五種方案,“一概而論”切不可取

  周日上午,蘇州理想眼科醫院醫學配鏡中心等候區人滿為患。記者采訪了多位前來配鏡的孩子和家長,卻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同樣的近視度數,卻不是簡簡單單的配一副相應度數的眼鏡了事,針對不同的孩子,醫學配鏡中心主任劉建軍開出了差異巨大的配鏡方案。

  彬彬10歲,雙眼近視度數100度。劉主任經過檢查,發現他雙眼視功能數據正常,為他開具了100度眼鏡的處方,囑咐彬彬看遠時戴鏡,看近時不戴。

  睿睿15歲,雙眼近視度數100度。檢查結果顯示,他的PRA高,BCC低,存在明顯的眼調節功能異常。劉主任開具了診療處方:100度近視眼鏡常戴,另外配合視功能恢復訓練,主要訓練眼調節能力。

  童童9歲,近視100度,是來復查的。一年前在蘇州理想眼科醫院經過雙眼視功能檢查后,指數呈現AC/A低,劉主任判定為調節異常,開具了配鏡及視功能訓練處方。如今復檢見過顯示,她的近視增加了25度,增長度數在正常范圍內。

  小悅11歲,在眼鏡店驗光的結果為雙眼近視100度。謹慎的媽媽沒有貿然為她配鏡,而是帶她來專業眼科醫院檢查確認。劉主任發現她NRA低,BCC低,孩子的眼睛明顯處于睫狀肌緊張狀態。散瞳后驗光,她的雙眼近視度數僅為50度。

  雪兒10歲,同樣是來復診的。雖然現在近視度數僅為100度,但因為父母都是高度近視,但心孩子也發展成這樣,因此三個月前帶她來蘇州理想眼科醫院詢診。經過檢查劉主任發現,雪兒的眼周明顯比同度數的其他孩子要長,度數有過快增長的趨勢,因此為她開具了角膜塑形鏡處方。祝福雪兒晚上戴鏡,對角膜進行塑壓,早晨起床后摘掉眼鏡,一整天用眼視力都能保持在1.0。三個月后復診,她的視力增長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量眼定制”優勢明顯,眼鏡還需專業驗配

  五個孩子,相同的度數,不同的處方,劉主任的診療方法讓記者困惑不已。面對記者的疑問,劉主任給出了解答:“小兒近視,病因是多種多樣的,絕非一種方法可以包攬全部。尤其是因為小孩子眼睛發育還不完善,與成人相比脆弱,如果治療不得其法,很可能會導致嚴重的眼睛問題。所以,孩子近視配鏡必須“對癥下藥”,針對不同特征的不同個體,采取區分對待的診療方式,才能達到控制近視加深,保護孩子視力的目的。”

  “戴眼鏡是少兒矯治近視的主要方法,一定要專業醫學驗配。”劉主任表示:眼鏡作為矯正視力的醫療器械,非簡單商品,配鏡前的驗光是一個科學、專業、嚴謹的臨床診斷過程。

  劉主任提醒市民,專業的“醫學驗光配鏡”是個復雜的醫療過程,兒童驗光到正規醫院,由醫生檢查后進行擴瞳驗光再配鏡,這樣才能得到較為準確的數據,為每個孩子量“眼”定制一副合適的眼鏡。尤其是10歲以下的孩子,采用快速驗光,有時誤差會很大,直接耽誤孩子視力的恢復。據悉,很多眼鏡店采用的是普通驗光的方法,只是單純以眼睛能看清楚為目的,檢查方法及設備相對簡單,對操作人員要求低。而“醫學驗光配鏡” 是個復雜的醫療過程,醫學驗光則強調“以人為本”,要求達到雙眼平衡協調,除了準確屈光度數、散光度數、軸位等基本數據外,還必須檢查雙眼平衡、結合主視眼、眼位、調節力、輻輳集合功能等。醫學驗光對驗光設備和人員要求高,其完成的質量高低與操作者的專業知識密切相關。合格的醫學驗光不但要做到看得清楚,還要獲得閱讀持久、舒適的效果。

  控制近視新技術,不再擔心變“酒瓶底”

  對著“小眼鏡”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青少年近視矯治方面的新技術。劉主任介紹,近視600度以下的青少年可以考慮角膜塑形鏡技術(MCT),該技術可將近視的發展速度控制在常規框架眼鏡的50%甚至30%以內,對阻止青少年近視度數發展效果尤其顯著。同時,MCT只需夜間睡覺時配戴8—10個小時,白天遠視力就會明顯提高,配戴使用非常方便。另一種控制近視的新技術——RGP。RGP被譽為“會呼吸的隱形眼鏡”,相比常規軟性隱形眼鏡,在透氧性、濕潤性、抗沉淀性方面有明顯提高,適用于要求控制近視發展的青少年,尤其適合高度近視、高度遠視、高度散光和屈光參差的青少年。

  據了解,蘇州理想眼科醫院視光學門診不僅為孩子提供專業的散瞳驗光和眼部檢查等一系列醫學配鏡的環節,還為每一個來就診的孩子建立個人眼科檔案。即使在半年或一年后再來就診,也能立刻查閱到之前的檔案。建立眼科檔案有助于醫生對孩子的病情進行縱向比較,從而達到較好的矯治效果。劉主任還強調,家長應每年帶孩子到醫院做1到2次定期檢查,爭取對孩子的近視問題做到早發現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