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收縮實驗(the active force duction test)

  適應癥:主要用于檢查四條直肌的收縮力量正常與否。

  操作方法:和被動牽拉實驗類似,用鑷子夾住受檢肌肉一側角膜緣外1-2mm處的結膜,固定眼球。然后讓病人轉動眼球,通過鑷子對抗肌肉收縮的力量,檢查者能夠感受到收縮力的大小。主動收縮實驗能夠估計肌肉麻痹的程度以及殘留力量的大小。

  比如,患者右眼外直肌麻痹,檢查者用有齒鑷子夾住患者右眼顳側角膜緣外的結膜,固定眼球。讓患者右眼外轉,如果檢查者感覺外轉力量基本正常,與對側外直肌的力量比較,收縮的力量大小差別不大,說明外直肌麻痹的程度比較輕。如果檢查者感覺到眼球有一定的外轉力量,說明患者右眼外直肌是不完全麻痹;如果檢查者感覺到眼球有一定的外轉力量,說明患者右眼外直肌是不完全麻痹;如果讓患者右眼外轉,檢查感覺眼球沒有外轉的力量,說明外直肌是完全性麻痹(參見圖4-19.)。

  另外一種主動收縮試驗也能夠粗略觀察外肌的麻痹程度,例如,患者右眼外直肌麻痹,單眼運動的時候,右眼能夠主動地從內轉眼位轉動到原在位,如果從原在位再向外轉一定幅度,說明外直肌仍然殘存一定的力量,可能是不全麻痹。如果眼球主動外轉不能超過中線,說明外直肌為完全性麻痹。

  另外,還有一個理論指出,眼球上轉運動,主要是靠上直肌的作用完成的,從下轉位向上運動,雙上轉肌肌同時收縮,二者的合力使眼球運動達到中線;當眼球超過中線之后,進一步的上轉運動,只有上直肌的作用。這個理論也可以用于觀察上直肌主動收縮力量正常與否。

  還有一種主動收縮實驗,對于鑒別眼球后退綜合征的病因是異常神經支配還是外直肌纖維化非常重要。即在術中,當內直肌切斷之后,讓患者主動內轉,如果存在異常神經支配,患眼的外直肌收縮,則出現眼球外轉運動。如果患眼只存在外直肌纖維化,不存在異常的神經支配,則眼球不出現外轉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