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白內障,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你真的了解白內障嗎?作為致盲性眼病白內障是由年齡、遺傳、營養、免疫及代謝、外傷等各種原因引發的晶狀體代謝紊亂,晶狀體蛋白質變性而發生混濁,導致患者視力下降、視物模糊。
白內障產生的原因包括發育異常、老化、遺傳、眼部其他疾病、代謝異常、營養不良等,其中,高齡是最常見的原因。人到中年以后,很多身體器官都會出現老化,而晶狀體的老化表現為透明度下降,引起老年性白內障。
高度近視也是引起白內障的重要原因,其他因素,例如紫外線、服用激素類藥物、眼外傷、糖尿病等也會導致白內障。值得一提的是,切忌用筋膜槍按摩眼眶及眼周,以免損傷晶狀體,導致外傷性白內障或晶狀體脫位。
如果出現以下癥狀,很可能患有白內障——
●視力明顯減退,視物模糊;
● 對亮度、色彩的敏感度降低;
● 眼前出現固定位置、大小和形狀不變的黑點或暗影;
● 單眼有復視癥狀,一只眼睛看東西出現重影;
● 眼睛眩光,即使在夜晚也會經常出現眩光;
● 有虹視癥狀,看到光線周圍有彩色暈光;
●老花眼的癥狀減輕了,不戴老花眼鏡也能看清。
當然,比起自測,還是更建議40歲之后的中老年人每年定期到眼科醫院進行眼健康檢查,以便早期發現、早期預防、早期治療。
任何藥物都不能治愈白內障,手術是有效的治療手段。如果白內障得不到及時、合理的醫治,任其發展,不僅影響生活質量,還可能引發繼發性青光眼、葡萄膜炎等并發癥,過熟的白內障還會誘發眼內炎、視網膜脫離等并發癥,加大手術難度,帶來致盲的風險。
白內障一旦滿足手術指征便可手術,宜早不宜遲。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當下的白內障手術已經可以做到無需使用手術刀,即飛秒激光輔助的白內障手術?;颊哌€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功能型人工晶體植入。人工晶體功能上主要有三種:單焦點晶體、雙焦點人工晶體和多焦點晶體。
新上市的“黑科技”散光矯正型三焦點人工晶狀體,不僅具有多焦點人工晶狀體的優勢,同時,可以矯正人眼的角膜散光,不僅治療白內障,同時可以完美解決合并各種近視、遠視、散光及老視(老花眼)的復雜屈光難題,為更多的白內障患者術后擁有全優視力提供了新的保障。
白內障并不僅僅是中老年人的“專利”,以下這些人群也容易患有白內障——
1、長期照射紫外線或放射線:陽光中含有紫外線,過量紫外線會導致晶狀體蛋白變性,誘發白內障。長期接觸紫外線的人群,要注意在生活和工作中配戴護目鏡、帽子來預防白內障。另外,有些工作者長期接觸放射線,也會促使白內障過早形成。
2、白內障家族史:白內障也有一定的家族遺傳傾向,因此,有白內障家族史的人群要注意。
3、全身性疾病患者:患有葡萄膜炎、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晶狀體營養和代謝疾病的患者,有可能提前患上白內障,要注意定期做眼部檢查。
4、長期使用激素類藥物:長期服用激素類藥物,可能會加速晶狀體的增生,導致晶狀體混濁,誘發白內障。長期服用激素類藥物也是青光眼的病因之一。
5、高度近視人群:高度近視者往往會提前患上白內障,且白內障的進展速度會更快。不過,由于高度近視者本身視力不好,所以可能會忽略早期白內障。建議高度近視患者每年進行眼底檢查的同時,關注白內障。
對于白內障,特別是老年性白內障,雖然不可避免其發生,但可以延緩其進展速度。
1、陽光強烈時外出,可戴遮陽帽或太陽鏡等,保護眼睛不直接暴露于紫外線中,以便減少紫外線對晶狀體的損傷;
2、養成科學的用眼習慣,避免長時間、近距離閱讀和使用電子產品,不要在昏暗的環境中用眼;
3、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如飲食均衡、營養搭配合理、戒煙、戒酒、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4、積極防治慢性病,如糖尿病等,降低使用藥物和減少外傷風險。
基于如今的醫學技術,白內障手術宜早不宜遲,等白內障發展到成熟期再手術,不僅會增加手術難度,也會增加手術風險,影響治療效果。
白內障科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