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孩子在看不清黑板的時候,不敢告訴家長,時間長了近視的度數越來越深,直到黑板看不清楚,抄題抄錯,迫不得已才開口。殊不知孩子在猶猶豫豫的階段,往往處于假性近視,如果及時干預,還有望恢復。但是孩子出于各種原因隱瞞家長錯過了短暫而寶貴的防控干預期,發展成真性近視,從此就長期和眼鏡作伴。
作為父母,只能在日常生活中多多留意,發現近視的“蛛絲馬跡”,才能進行干預,避免孩子發展成高度近視,甚至避免近視的發生。
1、瞇眼:當遠處目標看不清時,采取瞇眼的辦法來彌補,因為瞇眼時眼瞼可以遮擋部分瞳孔,減少彌散光線,減少散光的影響,從而暫時提高和改善視敏度。
2、湊近:看電視時,往近處湊;看書寫字時,趴得很近。
▲圖源:網絡
3、視物模糊:由于視力不穩定,一些孩子會抱怨教室光線太暗,或因黑板反光看不清,還有不少孩子反映晚自習時視力差等。
4、歪頭:歪頭可以減少部分彌散光線的干擾和影響,導致兒童用眼時養成歪頭的習慣。
5、眨眼:頻繁眨眼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近視,增加視力淸晰度。
6、揉眼:用手揉眼睛,企圖能看清楚些。
發現孩子看不清了,帶孩子去專業的眼科機構檢查,區分孩子到底是真性近視還是假性近視。孩子出現看遠模糊的近視現象不一定是近視眼,可能是因高強度近距離用眼,導致眼肌痙攣,看遠時無法放松調節形成的假象,是一種“假性近視(調節性近視)”。
▲圖源:網絡
辨別真假近視需要進行散瞳驗光,有家長會擔心散瞳驗光會對眼睛造成傷害。其實散瞳驗光的作用是使睫狀肌充分放松,去除調節痙攣,使得驗光結果更可靠、客觀,更真實地反映出孩子的屈光狀態。家長會發現散瞳后孩子暫時會出現瞳孔放大、視物模糊、畏光等現象。出現這些情況時,家長不用過分擔心,當藥效逐漸消失,瞳孔逐漸恢復,這些癥狀就會慢慢減輕直至恢復正常。
▲圖源:網絡
假性近視(調節性近視),如果采用科學的干預措施就可解除睫狀肌的痙攣(如散瞳驗光),恢復其對晶狀體的調節功能,就可以使眼球恢復原有的狀態,避免由假性近視演變成真性近視。
如果孩子已經近視了,除了及時配鏡,就要采取一些延緩近視發展的措施,比如很多家長關心的角膜塑形鏡、離焦鏡片,就是可以有效延緩近視發展的措施。不少家長對角膜塑形鏡、離焦鏡片了解不夠,會私下咨詢“是不是智商稅”。因為大多人配的眼鏡都是普通的鏡片,主要起到提供清晰視覺的作用,只能看得清,不能延緩近視進程。而離焦鏡片則能夠起到延緩近視進程的作用,價格也會相對貴一些。它在單光鏡片的基礎上增加了近視離焦區域,通過周邊緊密排列的微結構鏡片產生旁周邊視網膜近視型離焦,從而延緩近視進展。
▲圖源:網絡
對于好動的孩子來說,家長可以考慮角膜塑形鏡,角膜塑形鏡也稱“OK鏡”,是一種采用硬性透氣性角膜接觸鏡材料做的隱形眼鏡,通過配戴使角膜中央區域的弧度在一定范圍內變平,從而暫時性降低一定量的近視度數,是一種非手術的物理矯形方法。但值得注意的是,角膜塑形鏡并非人人適用。角膜塑形鏡屬于國家規定的三類醫療器械,主要適用于8歲以上,近視600度以下,散光400度以下,角膜形態正常,無眼科器質性病變等人群,驗配前需要進行相應檢查,如角膜形態、眼瞼張力等,待確認眼表條件符合并排除明確禁忌癥后才可驗配。
除了尋求醫生的幫忙,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或者孩子還能用這些方法控制或預防近視:
1、每日2小時的戶外活動,但晚上出門散步不算,要在白天自然光線下進行戶外活動。
▲圖源:網絡
2、近距離用眼時間不能太長,堅持20-20-20原則,也就是近距離用眼20分鐘后,看20英尺(約6米)以外20秒,讓眼睛得到放松。還要提醒的是,彈鋼琴、玩積木都算近距離用眼哦!
3、保持良好的坐姿和書寫閱讀習慣,遵守“三個一”原則:坐直身體,眼睛離書本一尺(約33cm),胸離桌緣一拳,執筆時指尖離筆尖一寸(約3.3cm)。書寫閱讀時選擇良好照明的燈具,照度能達到500lux,無頻閃。
專家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