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蘇州大學理想眼科醫院門診大廳迎來了一位“新成員”,面對“急診怎么走?”“專家門診如何預約?”等高頻患者提問,它能輕松解答,還能導航帶路,引導患者到達目的地。它就是門診智能導診機器人(昵稱:“理想同學”)。圓萌的外形、靈動的表情搭配科技感十足的交互界面,一亮相便成為患者關注的焦點。

蘇州大學理想眼科醫院是全市首家三甲醫院中應用人工智能(DeepSeek大模型和聚言大模型)導診技術的醫療機構。這一創新舉措標志著醫院在智慧醫療領域邁出重要一步,為患者提供更高效、精準、人性化的就醫服務,進一步推動醫療服務的智能化轉型。
智能導診機器人基于前沿大模型技術,打造了集“引領帶路、智能交互、動態服務”于一體的全場景智慧導診平臺。
系統深度融合多模態大模型能力,通過人臉識別與高精度空間感知技術實現實時引領帶路,精準規劃院內路徑;依托大模型驅動的智能問答引擎,支持多輪對話與復雜語義解析,可高效完成癥狀分診、科室推薦及醫生信息查詢。



同時,機器人集成巡邏播報功能,動態播報就診須知與健康宣教內容,并借助大模型多語言處理能力覆蓋多樣化群體需求。系統創新性開放二次開發接口,支持靈活接入定制化大模型,確保技術迭代與??圃\療需求的深度適配,以智能化、人性化服務重塑患者就醫體驗,賦能醫療流程全面升級。
“以前得反復問護士站,現在機器人直接帶我走到診室,連電梯樓層都提醒得清清楚楚!”首日體驗的患者感嘆道。不同于傳統導診系統的“單向輸出”,“理想同學”憑借三大核心優勢收獲好評:
• 場景化服務:集成巡邏播報功能,動態推送就診須知、檢查注意事項等實時信息,替代人工重復告知;
• 情感化交互:通過擬人化語音與表情設計,緩解患者就醫焦慮,讓科技服務更具“人情味”;
• 數據化升級:后臺實時分析患者高頻問題,持續優化導診邏輯,實現“服務—反饋—迭代”的閉環提升。

“我們不僅要讓技術‘跑’得更快,更要讓醫療服務‘暖’得更實。”醫院門診辦主任周怡表示,智能導診機器人的落地,是醫院響應“健康中國”戰略、踐行“以患者為中心”理念的關鍵一步。通過AI優化服務流程,成功推動醫院內服務從“流程化分診”向“數據驅動型智慧決策”的全面升級。
當“理想同學”的輪子在醫院走廊輕快轉動,它承載的不僅是精準導診的功能,更是醫療服務向智能化、人性化進階的縮影。未來醫院還將繼續充分利用信息化服務,切實提高服務滿意度,讓每一次就醫都成為有溫度的連接。智慧醫療的終極目標,從來不是冰冷的技術堆砌,而是隨著“理想同學”的“上崗”,蘇州大學理想眼科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將不斷邁上智能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