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持續到現在,已進入白熱化階段,口罩已然成為人手必備的緊俏物資。

  然而不少人戴口罩的方法居然是錯的,這不僅浪費口罩,更是對自己的健康的不負責任,以下5種錯誤的戴口罩方式有你嗎?

  PART1

  戴“漏氣口罩”

  很多戴眼鏡的人都有類似體驗,一旦戴上口罩,眼前就霧蒙蒙。

  其實,眼鏡起霧就說明一個問題:口罩沒戴好。

  由于口罩上方沒有貼合,呼出來的氣體都跑到眼鏡上,而外界的病毒及其他有害微生物,也進到口罩與臉頰之間。

  這樣戴口罩,等于沒戴。正確做法是,戴口罩時要按按鼻子,貼緊下巴,越嚴實越好。

  PART2

  不分正反

  有些人以為口罩白面朝外,其實這是錯誤的,提醒你戴反口罩啦。

  為什么一定要深色朝外,淺色(白色)朝內?

  口罩其實是多層結構,以常見的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為例,共三層,外層阻水、中層阻隔微粒,內層吸濕。

  人呼出來的氣體比較潮濕,而內層與口鼻接觸,正好能吸濕保持口罩干燥,能阻擋病原體。如果戴反,外層朝內,呼出的水蒸氣無法透過,戴一會兒就濕了,口罩潮濕就喪失了阻擋作用。

  正確的方法:有顏色的面朝外,沒顏色(白色)的面朝內。

  PART3

  摘口罩時碰到口罩外側

  回到家第一件事情把口罩摘了,但是不少人卻是這樣摘口罩的:

  既然口罩能阻擋有害的病毒、細菌,那么外面那層肯定是最臟的。

  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主要傳播方式有兩種:飛沫傳播、接觸傳播。我們通過口罩阻擋了飛沫,如果用手直接從外摘下,則為病毒打開了接觸傳播的通道。

  如果忘記洗手,再去摸鼻子揉眼睛,病毒就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人體。原本用來阻擋病毒細菌的口罩,卻成了疾病的傳播者。

  正確的摘口罩方法,不要接觸口罩外側,拿住掛耳繩取下,之后及時洗手。

  PART4

  口罩噴滿酒精或高溫蒸煮

  即使是普通的一次性醫用防護口罩也是多層結構,外層阻水、中層阻隔微粒,內層吸濕??谡滞鈱佑凶杷Ч?,如果用大量酒精或高溫蒸煮處理口罩,會導外層材料變性,對水(血液、唾液)的阻擋能力下降,口罩的過濾功能會大大降低,甚至失效。

  正確的方法是:對于可循環使用的口罩,直接晾在干凈、通風的地方,或存放在清潔透氣的紙袋里即可。(紙袋方便打孔透氣)

  PART5

  不管去哪都戴口罩

  由于近期感染人數增長得很快,不少朋友到哪都戴著口罩,口罩消耗得很快。

  其實對于健康的成年人來說,如果是個人獨處,例如自己開車、散步,只要沒有特別密集的人員接觸,感染風險很低,可以不戴口罩。

  那么,如何判斷感染風險是高還是低?就在2月5日國家衛健委等權威機構聯合發布了《口罩選擇與使用技術指引》,看看下面這張圖,就知道什么時候該戴,什么時候可以不戴了。

  畢竟口罩珍貴,且用且珍惜。

  我院已開通在線咨詢服務,點擊【在線咨詢】,立即享受線上眼科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