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中小學生科學矯治近視,必須“全面醫學”
隨著課業壓力的增加、電子產品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孩子早早加入了“小眼鏡”的行列。近視率的飆升和近視的低齡化讓不少家長擔憂不已。在發現孩子眼睛近視后,盡快配制一副近視眼鏡成為了大多數家長的理想選擇。然而,他們只知道眼鏡是讓孩子能夠清晰視物的“幫手”,殊不知一副不合適的近視眼鏡是視力的“殺手”。
兒童視力狀況堪憂, 近視防控勢在必行
暑期到來,各大醫院的眼科門診也迎來了市民的就診高峰。記者走訪了解到,蘇州理想眼科醫院近日的門診量激增,前來就診的市民人數達到了平時的兩倍多。而其中,尤以帶孩子前來檢查視力、配鏡的家長居多。不少家長表示:孩子小小年紀就出現了近視的癥狀,實在讓人焦心。
“小眼鏡”已成常態,青少年的視力狀況引人堪憂。為了提高市民對近視的防控意識,自蘇州市2014年中小學生近視防控暑期行動全面啟動以來,蘇州理想眼科醫院也積極推進針對青少年近視患者的篩查和診療工作。除了在醫院持續開展對青少年近視患者的診療之外,還積極深入蘇城各社區,開展“眼睛,眼睛,亮晶晶”愛眼護眼公益活動,擴大對青少年近視防控的范圍,并通過視力篩查,讓很多患有近視問題的中小學生能夠及時發現并采取控制措施,同時面向所有到場的市民開展公益講座,從專業角度為他們提供科學、有效的近視預防知識。
同為驗光差異巨大,家長究竟何去何從
對于孩子近視后該如何科學配鏡,不少家長依舊一知半解。眼鏡雖小,其中卻有“大學問”,一個小小的錯誤,就可能給孩子的眼睛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
在蘇州理想眼科醫院小兒眼科專家牛蘭俊教授的診室里,記者遇到了這樣一位疑惑的母親。王女士的兒子杭杭今年9歲,近兩個月來一直抱怨“上課看不清黑板”,王女士就帶杭杭到家附近的眼鏡店驗光,配制了一副眼鏡。不料新眼鏡帶了半個月不到,兒子就出現了頭暈、惡心的癥狀,一拿下眼鏡,這些不適就自動“消失”了。謹慎的王女士帶杭杭來蘇州理想眼科醫院再次驗光,結果卻讓她大吃一驚:“之前在眼鏡店得出的驗光結果是雙眼近視250度,我們就按照那個結果配了眼鏡。今天在這里驗光,卻說杭杭的近視只有175度。兩個地方驗出來的度數竟然差了75度之多,究竟是怎么回事?”
面對王女士的疑惑,牛教授解釋道:“有兩種原因可能導致這樣的情況,一是驗光儀器本身的原因,二是人為的原因。其中,人為的原因是主要因素。驗光操作中輕微區別都會導致結果的很大變化。一般來說,1000度以下可以有25度的誤差,1000度以上可以有50度的誤差,但如果超過了以上幅度,就說明電腦驗光結果不準確。”
專業配鏡并非兒戲,全面醫學必不可少
對于青少年兒童來說,一旦確診為近視,戴上合適的眼鏡是矯正視力的主要手段??膳=淌诟嬖V記者,在看診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像杭杭這樣因配鏡不合適而來就診的的病例,其中因長期佩戴這樣的眼鏡而導致近視度數加深的孩子也不在少數。他提醒家長:“佩戴的眼鏡度數不準確,不僅對孩子的眼睛起不到很好的調節作用,還會適得其反。他們突出的癥狀就是佩戴眼鏡后出現頭痛、頭暈、惡心、視疲勞、視物模糊等不適感,久而久之還會引起視力的下降。”
牛蘭俊教授建議市民,兒童驗光還是要到正規醫院,由醫生檢查后進行擴瞳驗光再配鏡,這樣才能得到較為準確的數據,為每個孩子量“眼”定制一副合適的眼鏡。尤其是10歲以下的孩子,采用快速驗光,有時誤差會很大,對孩子的眼睛有害無益。據悉,很多眼鏡店采用的是普通驗光的方法,只是單純以眼睛能看清楚為目的,檢查方法及設備相對簡單,對操作人員要求也比較低。而“醫學驗光配鏡” 是個復雜的醫療過程,強調“以人為本”,要求達到雙眼平衡協調,除了準確屈光度數、散光度數、軸位等基本數據外,還必須檢查雙眼平衡、結合主視眼、眼位、調節力、輻輳集合功能等。醫學驗光對驗光設備和人員要求高,其完成的質量高低與操作者的專業知識密切相關。合格的醫學驗光不但要做到看得清楚,還要獲得閱讀持久、舒適的效果。
據了解,蘇州理想眼科醫院視光學門診不僅為孩子提供專業的散瞳驗光和眼部檢查等一系列醫學配鏡的環節,還為每一個來就診的孩子建立個人眼科檔案。即使在半年或一年后再來就診,也能立刻查閱到之前的檔案。建立眼科檔案有助于醫生對孩子的病情進行縱向比較,從而達到較好的矯治效果。牛教授還強調,家長應每年帶孩子到醫院做1到2次定期檢查,爭取對孩子的近視問題做到早發現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