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體約占整個眼睛的80%體積,很多眼底疾患,如晚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復雜視網膜脫離、嚴重眼外傷等,大多需要借助眼科玻璃體手術實現治療目的,玻璃體切割術的出現被認為是眼科治療史的一大革命。從上個世紀70年代初有了單切口17G的玻切儀器,一直發展到今天,從17G到20G、23G、25G、27G,可以說發展十分迅猛,手術器械不斷發展,技術不斷改進,使得很多以前認為不可治的疾病,現在得到了解決。

01.

  什么是27G微創玻切手術

  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玻璃體切割器和其它眼內顯微器械不斷得到改進,手術器械的不斷精細超小化,使玻璃體手術由傳統的20G(直徑0.9mm)玻璃體切割頭過渡到目前廣泛使用的23G(直徑0.6mm)、25G(直徑0.5mm)、27G(直徑0.4mm),因為套管針和手術器械的直徑都很小,穿過球結膜和鞏膜只需通過一個很小的孔,套管拔除之后結膜和鞏膜的傷口能夠自行封閉,所以達到了免縫合的目的,使得手術創傷減小,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微創。

02.

  27G玻切手術的優勢

  27G玻切儀和玻切頭,借助于玻璃體切割器本身的智能化,其能夠自動控制眼內壓,它的超高切速是傳統玻切設備無法企及的。它對患者視網膜、玻璃體的牽拉及攏動更小。同時,27 G玻切手術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手術快,時間短??梢灶A料,以后27G會逐漸走向臨床,成為主流器械。

03.

  27G玻切手術的適應證

  現在來說23G、25G是臨床的主流器械,適用于大多數需要玻切手術的患者。27G相對來說更細,對于一些外傷,玻璃體中瘢痕多的手術就有所限制,但對于單純玻璃體混濁,單純玻璃體出血,黃斑前膜,黃斑裂孔,還有一種玻璃體后脫位引起的比較重的飛蚊癥都是27G的適應證。